中小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哪些問題?
企業數字化轉型經過幾年的發展和實踐,逐漸被人們認知和熟悉,數字化也從原來的一個概念、一種工具逐漸發展為一種變革。數字化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然而,我國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并非如此順暢,中小企業整體來講,仍處于觀望和謀劃狀態,尚未進行實質性的數字化轉型升級。這與中小制造企業自身特質密切相關,無資金、無人才、無技術、無平臺、無資源等等均限制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之路困難重重。
01 經營規模小,抗風險能差
中小制造企業資產規模小、自有資本少、市場占有份額低、融資能力差、現金流量少、產品科技含量低,主要依靠低成本低價格、薄利多銷贏得市場,市場敏感度強。一旦外部市場環境惡化或產品價格出現波動,中小制造企業極易出現現金流中斷、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嚴重威脅到企業的持續經營。
02 管理水平弱化,融資能力不足
受制于企業盈利能力水平, 中小企業管理層為了維持持續經營,會更多地關注企業經營利潤,無暇也不愿意傾注更多的精力和成本用于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中小企業往往會出現崗位設置、人力資源、內部制度、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等內部治理體系薄弱現象,內部管理流程不規范、財務數據不清晰、內外部信息不對稱,金融機構風險評估等級低等,嚴重影響了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
03 經營方式靈活,創新能力不夠
中小制造企業規模小,生產運營投入資金少,產品技術含量相對低,市場適應性比較強,對市場變化比較敏感。同時,中小企業人員較少,組織結構相對簡單,決策程序簡化,決策效率高,管理者的經營決策落地實施快。一旦市場需求發生變化,企業能夠隨之快速進行調整,轉型快、經營方式靈活。中小企業大多處于生產鏈的末端,體量小、盈利能力弱、現金流少;而技術開發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員成本高、時間周期長、研發風險大。中小企業在經營僅僅能夠維持正常運轉的情況下,面對技術創新顯得心有余力不足。
中小制造企業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
對于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主要內容包括要素、過程和產出的數字化。要素數字化體現在推動數字技術創新,推進生產設備的數字化改造、培育融合型數字化人才;過程數字化主要涉及研發、設計、采購、生產、銷售等業務流程的數字化升級;產出數字化體現在產品的智能升級和服務模式的數字化創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全鏈條、全方位的變革,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更需要加強自身能力的培養,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方能保障各項扶持政策落地生效,保障數字化轉型順利進行。
制造企業向數字化轉型是應對已經到來的重大變革的唯一正確選擇。當前,大部分制造企業尚處于轉型的前夜或初期,少數先進企業已開始和實現了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的熱潮正迎面涌來,相對于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的空間要大得多,其復雜程度和實施難度也大得多,因而發展速度低得多。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點和難點。工業互聯網將數字化技術和工業(尤其是制造業)兩者聯接起來,使物物相聯成為可能,使制造系統的智能化易于實現。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可以從以下幾點分析:
增強自身實力: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特質的局限性,數字化轉型的基礎相對薄弱,轉型過程中面臨著管理、資金、人才、技術等各方面的壓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因此,中小企業尚需苦練內功,轉變觀念、規范管理、拓寬融資渠道、最大限度調配使用好現有資源、增強盈利能力,主動適應新形勢、發揮自身優勢,推進自我變革與數字化賦能,增強自身實力,為數字化轉型提供必要條件,提升應對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培養數字人才: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最急需的就是跨領域懂技術的數字化人才,包括數字化管理人才、數字化技術人才和數字化業務人才。數字化轉型是一把手工程,管理者對數字化具備了敏感性和洞察能力,才能制定數字化轉型的戰略發展布局,找到企業經營痛點和數字化轉型切入點;技術人才具備了數字化專業能力或業務人才具備了數字化技術能力,才能領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戰略布局,推進數字化技術與業務的深度融合,把數字化轉型工作落實走深。中小企業可組織員工充分利用“企業微課”、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人才網上學習平臺等線上平臺學習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能,從企業內部培育數字化人才。同時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溝通合作,高校和科研機構提供數字化技術,企業提供數字化培育基地,共同構建長期高效的人才孵化機制。通過內外兼修、借力順勢、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方式,中小企業可以培養儲備適合自身需求的數字人才,避免了盲目性、提高了有效性、降低了培養成本,成為行之有效的數字化人才培養捷徑。
吃透用好政策:為了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降低數字化轉型成本,促進數字化和產業化融合,國家從政府層面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從減稅降費財稅優惠;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服務商和金融機構合作;征集推廣數字化服務商、優秀數字化產品和服務;推介數字化賦能標桿中小企業和實踐案例;組織數字化產品和解決方案對接活動;建設線上技術培訓平臺;啟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上云用數賦智”活動等等匯集多方力量,從各個方面扶持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小企業也應該主動作為,優化組織管理、完善體制機制、調配內外部資源,利用好扶持政策,確保重點項目、重點產品、重點服務落地生效,提升效率效能。
做好持續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投入資金多、產生效益慢。中小企業資金實力弱、專業人才少、技術力量薄,生存仍然是企業的首要任務,一次性投入重金進行數字化技術改革,顯然不太現實。企業管理者應該站在全局的高度,整體謀劃數字化轉型戰略方案,分析甄別企業發展痛點、數字化成熟點、價值提升點、運營關鍵點等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切入點,制定清晰可行的落地實施轉型路徑。同時其他業務板塊保持正常運營,維持企業持續發展,供給數字化轉型所需資源,保障數字化轉型順利落地生效?!叭种\劃、分步實施、小步快跑”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實施過程中應該考慮的步驟。
隨著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智能化制造的大力推進,工業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取得實效,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助燃劑。中小型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機遇與危機并存,如何依靠自身發展,需要企業自身不論需求的緩急如何,均需要立足自身實際,立足長遠規劃,以提升發展質量、增強發展潛力、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